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欢迎您

  • 电话:18510655601
  • |
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
行业要闻
行业要闻
我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第六届ETSI量子安全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8-11-08 11:46
  |  
阅读量:
  |  
作者:
小编

  在全球加快量子信息领域行动部署的关键之年,第六届ETSI量子安全国际会议(Quantum Safe Workshop 2018)于11月6日-8日在中国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主办,中国密码学会、重庆大学,以及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承办。美国、英国、欧盟等各国政府部门的代表,华为、亚马逊、IBM等国际知名企业高管,以及全球量子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约3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会员单位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等以不同形式参与了会议活动。

第六届ETSI量子安全国际会议在京召开(图1)

    第六届ETSI量子安全国际会议旨在汇集量子安全与网络安全领域的行业翘楚,共同探讨国际量子计算机研发进展,以及新一代量子安全密码如量子密钥分发(QKD)、后量子密码(PQC)等在未来网络空间的地位与作用,助力国际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和产业实践转型,保障各国各行业在量子计算机时代的安全。 
     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张平武主任代表东道主对各国来宾表示欢迎,并围绕我国在量子信息科技、量子安全密码领域的政策、国际标准化合作等做了主旨发言,指出我国政府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网络空间的安全治理,携手打造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荆继武等我国网络安全界著名学者也应邀做了精彩发言。 
    11月6日下午,在会议高管专场“量子安全产品和服务”小组讨论环节中,科大国盾量子公司总裁赵勇博士现场分享了对量子安全技术现状、行业布局与未来应用探索的看法。赵勇博士介绍了科大国盾量子公司在QKD产品的研发和制备所作的努力,并将继续研发更多先进的QKD产品,提供量子安全服务。赵勇博士介绍了QKD在国内外长距离量子保密通信的实际应用情况,表达了对QKD技术发展的信心。同时,赵勇博士也指出了PQC技术在数字签名等领域的应用优势。 
     赵勇博士分析了当前推进量子安全技术产业化面临的挑战。赵勇博士表示,发展技术的同时应对用户进行培训,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量子安全产业生态链,制备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赵勇博士还提到,新技术的应用总会遭遇各种质疑,只有充分证明产品的安全性,才能获得更多市场认可,因此业界需要更加重视系统测评及相关标准化工作。参与讨论的还有瑞士ID Quantique、ISARA以及阿里巴巴等企业代表。

    11月8日上午,在会议技术专场“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主题环节中,国科量子网络公司总裁戚巍博士作为主持人与中国信息技术研究院(CAICT)、FBK CREATE-NET、ADVA Optical Networking、PSNC等国内外量子安全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领导进行了对话。 

第六届ETSI量子安全国际会议在京召开(图2)

    11月8日上午,科大国盾量子公司的马家骏博士做了题为Quantum Key Distribution-A New Target for CC Evaluation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公司目正在进行的针对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的安全测评研究工作。设备安全测评和认证是推进QKD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国际化标准化组织ISO/IEC、JTC1/SC27、ETSI ISG QKD等工作组均展开了这方面的标准化研究工作,其中前者由科大国盾量子公司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联合牵头。同时,系统阐述了QKD在通用测评准则框架下的测评思路和方法,指出目前针对QKD系统光学模块测评方法研究遇到的挑战,并且呼吁业界各方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来。
     会议期间,主办方专门设立了展区,为相关机构、企业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设立展台的包括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中国密码学会、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士ID Quantique公司、科大国盾量子公司、国科量子网络公司、问天量子科技公司、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
 
会议背景
随着量子计算机研发进展的提速,现有信息安全体系将面临着日益现实的巨大冲击。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正在积极推动量子安全密码标准化工作,共同应对量子计算机给网络空间安全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并力图在量子计算机研发出来之前,为互联网打造全新的信任锚,为人类社会能够继续安全使用互联网重新构建信任链。
 
从目前情况看,量子密钥分发(QKD 量子密码)是量子通信技术最具实用化、产业化能力的应用方向,而量子密码是实现量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业界已形成共识,QKD和PQC是保障未来数据传输安全的重要工具,量子通信最重要的应用将是密码学(cryptography)。
 
同时,标准化是实现量子通信从实用化到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是未来产业成熟发展的基石。量子通信作为跨领域的系统工程,它的标准化从无到有,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2017年11月,在ISO/IEC JTC1 SC27 工作组会议上,来自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和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代表在WG3组发起了《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要求、测试和评估方法》提案,并成功立项,进入研究阶段。随着工作的推进,QKD的ISO标准化项目逐渐吸引了更多国际同行的目光。
 
为推进量子安全密码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标准化,ETSI自2013年起每年秋季都会举办量子安全国际研讨会,迄今为止这一年度性的国际会议已经在法国、美国、韩国、加拿大、英国轮流举办了五届。本次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既是对中国量子信息产业和量子安全密码研发成绩的肯定,又为我国构建网络空间安全基础设施和实现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也为我国学界、业界和国外同行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高水平的平台。
 
2017年12月,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加入ETSI,成为该协会会员,参与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及标准制定工作。